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阳江三丫村白对虾养殖户抱团经营 走出致富新路
编辑:【海南卓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15/08/24】 浏览次数:【3426】
午后,阳光洒在阳东区大沟镇三丫村的虾塘里,柔和的暖风吹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打氧机溅起半米多高的水花。虾塘边,养殖户冯志光来回巡看,他说,还有十多天就要收获对虾了,得时刻留意虾塘的水质。
冯志光在三丫村较早从事对虾养殖,全村400户人,近一半和冯志光一样都是养虾的好手,三丫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村,产品畅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养殖户在三丫对虾养殖协会的帮助下,创新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全村养虾年产值由原来的1200万元提高到2800万元,会员人均纯收入保持每年1500元左右的增长速度。
鱼虾混养发展生态养殖
“这虾塘看上去与原来的没有多大区别,但实际上不仅仅是虾塘,准确地来说是鱼虾塘。”谈起养虾心得,冯志光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最让他得意的是日渐成熟的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方式。
冯志光2006年开始养虾,经过多年发展,养殖规模由以前的30亩扩大到现在的80亩,全部是南美白对虾,其生产周期大约90天,他每年养2批,每批亩产约1500-2000斤,一般情况下,每年都能赚30多万元。
然而,近年来,随着海洋水环境的恶化,虾苗成活率降低,养虾风险越来越高。2010年对于冯志光来说是心痛的一年,因为海水质量问题,虾苗长得慢,到了收获时,他的虾100尾都不够一斤,而正常情况一般30尾虾就有一斤。那一年,冯志光亏了50多万元,相当于近两年的收入。
为解决养殖困境,三丫村对虾养殖协会到处考察学习,寻求更先进的养殖方式。2012年,在一次与珠海交流的过程中,协会得知鱼虾混养可以提高虾的成活率,降低养虾风险,便在三丫村推广开来,目前村里八成左右的养殖户在尝试鱼虾混养生态养殖模式。“鱼虾混养不仅保证了虾的产量,还充分利用虾塘空间,增加了养鱼的收入。”冯志光算了一笔账,每亩虾塘除约2000斤虾外,还有约1500斤金鲳鱼,按照当前金鲳鱼市场价每斤16元,一批每亩可增加2.4万元,除去成本,80亩一年可增加约20万元纯收入。
大塘改小提高养虾产量
2008年,三丫村全村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但仍然采用最传统的养殖模式,产量低,管理难。同时,养殖户都是单打独斗,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养殖技术有高有低,销售价格不统一,不利于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
当时,恰逢阳东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在当地政府和阳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冯六强发动村里一批养殖技术高、群众威信较高的对虾养殖户成立对虾养殖协会,并担任会长,逐渐带动村里170余户养殖户加入协会。协会成员互通有无,共同学习研究新技术,三丫村对虾养殖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抱团经营”模式转变。
冯六强介绍,协会成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原来的七八亩、十余亩面积大小的大虾塘进行改小,变成如今的一两亩的小虾塘。“虾塘面积过大,排污就会受限,很难完全排干净,从而影响虾的产量。”冯六强说,经过改良后的虾塘,对虾养殖产量提高了一倍,由原来的年亩产2000斤提高到4000斤。
“虾塘改小,不仅能提高产量,管理起来也没那么费劲。”养殖户冯志光说,原来虾塘过大,人都要到虾塘里进行人工排污,半个人都没在水里,冬天更加辛苦。如今小塘配套完善的排污设施,几乎不再需要人工排污了。
统一团购虾料降低成本
大规模养虾,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要增加收入不仅要提高产量,还要降低成本。三丫对虾养殖协会成立后,不仅在技术上给予养殖户帮助,还通过统一采购饲料、药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户的投入成本,从而增加收入。
养殖户钟放告诉记者,他这两年共养了30亩对虾,按照在外面购买虾料的价格,一日三顿饲料成本要3600多元,但通过协会团购虾料后,每天成本减低到3000元,一年两批能节成本10余万元。“这还只是虾料节约的能本,算上虾药节约的成本就更多了。”钟放说。“加入协会后,每年虾料成本至少减少七八万。”养殖户许秋文说,协会团购虾料每包比外面购买的便宜20元左右,大大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而且养出来的虾质量稳定,深受买家欢迎。
“协会的成立就是要把几个人富变成大家富。”冯六强说。在三丫对虾养殖协会的活动基地,一楼堆满虾料、虾药等生产物资,二楼则是会议室样式的小教室。冯六强说,每天傍晚,会员们会自觉的来到这里,交流养虾心得,学习养虾经验技术。
如今,三丫村对虾养殖面积7000多亩,年产值也由原来的1200万元提升到2800万元,纯利润也实现翻倍增长,达到1000多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养殖户共500多户。对虾养殖真正成为了村民的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