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南卓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水产种苗公司,海南虾苗公司,海南南美白对虾种苗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公司动态 >
  • 行业资讯 >
  • 养殖技术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对虾业,会被隐孢子虫KO吗?

    编辑:【海南卓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5339

          这几年,随着对虾养殖业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各种报道的五花八门的病原体也让我们养殖户感到对虾养殖业的前途是越来越迷茫了。

     

      2010年的病毒原因,2012年的变性弧菌原因,2013年的藻毒素原因。到这两年隐孢子虫病因在对虾养殖业里好像是洪水猛兽的一种新病种,偷死、肝萎缩、棉花虾和白身等等都归罪于这个虫子身上。

     

      那么这些病因到底是怎么样的形成大规模的传播?致病机理又是怎么样形成?怎么样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这些疾病的未知更加使养殖业从业人员感到迷茫、害怕,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明年的养殖业。

     

      本月有幸和杜国平老师、宋健总经理在杯莫停客栈,围炉通宵夜谈相关的问题,感到把这些一一总结出来,把他们分析一下,可能对我们对虾养殖业会有一点点的帮助吧。我们所谈的或者非常不正确,也算是一个抛砖引玉吧。

     

      第一个话题是隐孢子虫病

     

      其实好多年前人类已经非常清晰的了解,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病,只要我们了解他的传播途径、流行环节和条件就不会感到他是洪水猛兽,其乃可以预防和治疗之。早在1976年,Nime和Meisel已经首先报道2例隐孢子虫病的病例。随后,随着对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认识的提高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的病例数日益增多,在上个世纪,对隐孢子虫病的传播途径、致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预防措施,人类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

     

      一、隐孢子虫病的病原体和症状

     

      隐孢子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宿主类型,也可寄生于人、哺乳类、禽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等240多种动物。目前已知隐孢子虫有效种有20多个。 动物等等由于寄生微小隐孢子虫而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隐孢子虫病,这是一种以腹泻等等消化道症状(而不是其他系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二、隐孢子虫病感染途径

     

      1、隐孢子虫病的病因:

     

      隐孢子虫卵囊为隐孢子虫病的唯一感染体,也就是说:隐孢子虫病的病因就是隐孢子虫卵囊。

     

      所以,隐孢子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重点就在:消灭、减少水体、底泥里的隐孢子虫卵囊而不是解毒等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同时,可能由于水体或者底泥存在有大量的隐孢子虫卵囊,导致对虾可能会重复感染隐孢子虫卵囊,因此单独用口服药不可能治愈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卵囊有两种:

     

      1)厚壁卵囊:约占80%,具有二层囊壁,直径4~6μm,在小肠微绒毛区的卵囊约为1μm。

      2)薄壁卵囊:约占20%。

           这么小的卵囊,未经染色的是·很难用显微镜看到的。经用改良抗酸法染色后,在被染成蓝绿色背景的标本中,虫体被染成玫瑰色。

    2、隐孢子虫病的传播过程

     

           从上图可以看出:水源污染了隐孢子虫卵囊是造成隐孢子虫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卵囊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常用的消毒剂不能将其杀死,10%福尔马林、5%氨水,加热65-70℃30分钟,可杀死卵囊。所以做好外来水源的消毒前预处理、保持水体相对干净和做好清塘工作是预防隐孢子虫病的重要手段。

     

      对虾或者其他鱼吞食的隐孢子虫卵囊后,在消化道经消化液的作用后,囊内的4个子孢子逸出,先附着于肠上皮细胞,再侵入细胞,在纳虫空泡内行裂体增殖,先发育为滋养体。

     

      经3次核分裂发育成Ⅰ型裂殖体。成熟的Ⅰ型裂殖体含8个裂殖子。成熟的裂殖子被释放后,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发育为第2代滋养体。第2代滋养体经2次核分裂发育为Ⅱ型裂殖体。成熟的Ⅱ型裂殖体内含4个裂殖子,释放出后的裂殖子发育为雌、雄配子体,二者结合后形成合子,开始孢子增殖阶段。合子发育成卵囊,成熟的卵囊含4的裸露的子孢子。卵囊有薄壁(约占20%)和厚壁(约占80%)两种类型。

     

      薄壁卵囊只有一层单位膜,其内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肠上皮细胞,依然行裂体繁殖,而致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厚壁卵囊在肠上皮细胞或肠腔内经孢子化(形成子孢子)在囊内形成4的子孢子后。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孢子化的厚壁卵囊具有感染性。完成整个生活史约需5-11天。手感染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与受感染的生物的机体免疫状态有关,体质越差的生物,太多消化道症状月明显。

     

      三、隐孢子虫病的诊断

     

      (一)实际养殖生产的诊断

     

      从对虾粪便或鱼的胆汁中检查到隐孢子虫卵囊,结合对虾的消化道症状就可以诊断为隐孢子虫病。

     

      (二)实验室诊断

     

      1、病原学诊断:

      金胺酚染色法

      改良抗酸染色法

      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等。

      为提高卵囊的检出率,涂片染色前应先浓集卵囊,推荐使用甲醛—乙酸乙酯沉淀法。

     

      2、免疫学诊断:

      免疫荧光试验(IFA):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

      免疫印渍技术(Western Blot)

     

      3、分子生物学诊断:

      隐孢子虫核酸DNA序列的研究分析

      DNA探针

      PCR

      国外已有用PCR法检测粪便标本中卵囊的报道,但是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四、隐孢子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目前,对于隐孢子虫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有效药物。国内使用大蒜素治疗,有一定疗效。国外报道口服把巴龙霉素2周后,卵囊排出数量减少,但长期疗效仍不确定。

     

      确诊为隐孢子虫病:

      1;可以拌料口服大蒜素控制症状和预防继发性感染。

      2;重点是加强水源的消毒前处理,对水源进行沉淀和沙虑再加强换水。

      3;尽可能的降低水体和底泥的有机物含量。

     

      预防:

      1;加强底泥的清理。

      2;尽可能配备沙虑和蓄水池。

    Copyright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海南卓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绿色创意 琼ICP备14001078号-1
    联系电话:0898-65876720 销售电话:4008593168 邮箱:ZhuoHai8989@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502000237号